新闻中心
NEWS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《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》成果发布,这7种行为正在损伤你的免疫健康!

《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》成果发布,这7种行为正在损伤你的免疫健康!

  • 分类:新闻资讯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5-28
  • 访问量:163

【概要描述】

《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》成果发布,这7种行为正在损伤你的免疫健康!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新闻资讯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5-28
  • 访问量:163
详情
导语

近日,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、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联合研究编写的《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》重磅发布,这也是全国首份基于城市维度的居民健康行为大数据综合评价报告。

 

《城市健康行为指数》对全国80个主要城市的健康行为进行评估,范围覆盖27个省、5.5亿人。指标框架包括生活习惯、健康支出、吸烟程度、健康意识等4个二级指标,以及运动、睡眠、肥胖、医疗消费、烟草消费、健康保险、身体和心理健康信息搜索指数等13个三级指标,能较为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整体健康行为状况。

 

 我国城市健康行为指数总体水平较好

部分指标距国家要求仍有一定距离

据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博士介绍,《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》基于2019年数据,对全国80个主要城市的健康行为进行评估,范围覆盖27个省份、5.5亿人,课题组汇总分析了约10亿条穿戴式设备数据、约50亿笔健康类消费数据、约2亿用户移动APP使用规律和近百项关键词提取的互联网搜索数据,实现了大样本量的评价分析。

 

该报告显示,中国城市健康行为指数总体水平较好,中等水平及以上城市数量占比达78%,一般地级市与中心城市的健康行为总体水平接近。

 

目前各项指标中,城市居民健康素养、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等指标水平,距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提出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,值得各界重点关注。

 

 东部地区健康行为整体水平领先

浙江人生活行为最健康

在城市排名中,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为杭州、上海、深圳、宜昌、温州、铜陵、台州、绵阳、金华、绍兴。排名位于优秀和良好级别的城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和长江经济带,呈现出“弓箭型”分布,表明地区间差异仍然较大。

《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》评价分档结果

 

 区域特点:第一,东、中、西部比较,东部地区健康行为整体水平领先较多,其次是中部,西部地区问题相对较多。第二,按地理区域比较,南方城市明显高于北方城市;华东地区整体表现最优,其次是华中和西南地区,华南地区在睡眠、运动和健康意识方面存在短板;西北和华北地区城市居民在饮食、运动方面的生活方式亟待改善。

 

 城市规模特征:超大城市最优,特大和中等城市次之,大城市和小城市相对落后。

 

 经济水平特征:发达城市最优,欠发达城市高于中等发达城市。

 

 北方城市肥胖人群更多

南方城市居民睡眠较差

通过对城市市民的运动、睡眠和体重的大数据分析,得出市民的整体生活习惯评价,从生活行为自身和行为结果两方面进行评价。

 

南方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整体优于北方城市。浙江、四川、贵州和重庆的居民在运动、睡眠、体重保持方面的生活习惯相对良好。但海南、山东、河南省居民总体评分较低,生活习惯有待改善。

 

该报告显示,北方城市肥胖人群比重明显高于南方城市,特别是东北、华北地区城市肥胖人群比重高达6%—8%,这与北方饮食习惯中面食和肉类比重较大有一定关系,因此北方城市需要特别注意调整饮食习惯。

 

南方城市需要特别关注不良睡眠问题,例如海口、南宁、三亚市的城市居民,平均每周三次睡眠时长小于6小时的人群比重达到12%以上。

"成人睡眠不足人群比重"评价结果示意图

 

吸烟程度方面,云贵地区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达到30%至40%,这与烟草种植产业发达、当地居民习惯有一定关联,西南地区控烟任务艰巨。

 

东南部沿海城市健康投入较高

沪、京、渝、津健康意识位列前茅

该报告显示,健康投入较高的城市主要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,其中深圳、杭州、广州、南京、上海位列前茅,显示出健康支出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。

 

在人均医疗消费支出方面,各城市人均医疗支出存在较大差距,北京市人均支出最高,达到2700元/人,是西宁市的5.7倍。在商业健康保险覆盖率方面,东部发达城市整体高于中部和西部,中心城市的商业健康保险覆盖率平均达到21%,整体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率不高。

商业健康保险覆盖率"评价结果示意图

该报告显示,中心城市居民健康意识整体高于一般地级市。东南沿海城市健康意识水平相对较高,沪、京、渝、津四大直辖市位列前茅,较高的收入和教育水平使得市民有着更强的主观意识。

 

而在心理健康信息搜索指数方面,呈现出中心城市高于地级市,东、南部地区搜索量略高的分布特点,反映出中心城市生活压力较大,公众心理健康问题相对突出。

“心理健康信息搜索指数”评价结果示意图

 

生活方式与免疫力密切相关

这7种行为正在损伤你的免疫健康

如果你总容易生病,人们就会说:你免疫力真差!可见免疫力对我们的健康来说有多重要。

 

免疫系统是人体自身强大的生理机制,承担着免疫防御、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的作用,它就像是人体的护卫队,是人体健康最重要的一道屏障。

 

正由于免疫系统与我们日常健康状况息息相关,所以我们的生活方式健康与否是影响免疫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。

 

七种损害免疫功能的生活习惯

1.睡眠不足,经常熬夜:

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。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,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,巨噬细胞活跃,肝脏解毒功能增强,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。长期劳累和睡眠不足,将扰乱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,打破机体自我调节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,不仅会减低免疫力,还会减速衰老,增加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。 芝加哥大学研究发现,与每晚睡7.5—8.5小时的人相比,每晚只睡4个小时的人,体内抵御流感的抗体减少50%。 建议:正常成人应保证7-9小时睡眠,老年人不应低于6小时。

2.不良饮食习惯:

节食、偏食、暴饮暴食、爱吃油炸和烧烤类食物等都会造成营养不良,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。

3.精神压力大:

精神紧张、压抑、悲观等情绪会影响糖皮质激素等的分泌,进而影响到免疫力。

4.缺乏运动:

有规律的适度运动不仅可以增强新陈代谢,改善循环、呼吸、消化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,强身健体,而且当人处于运动状态时,体内能够促进人体释放内啡肽,它能使人们获得愉快、兴奋的情绪体验。而这种快乐不仅有益于人的情绪稳定,心态健康,也有助于人体保持身心健康,达到提升免疫力的效果。

5.不爱喝水:

医学研究发现,足量饮水,即能很好的滋润肺部,又使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活跃,从而抵御病菌侵入人体,减弱感冒病毒等的繁殖速度,增强免疫力。

6.酗酒:

酒精会抑制先天性和适应性的免疫功能。长期饮酒会降低白细胞包围和吞噬有害细菌的能力,过量饮酒还会影响细胞因子的产生,使身体产生过多的或过少的化学讯息。长期饮酒还会抑制T细胞的发展,以及削弱自然杀死细胞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。这会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影响,并且抗癌细胞的能力减弱。

7.吸烟:

吸烟可以抑制淋巴细胞增殖,加速淋巴细胞凋亡,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。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一样有害全身健康,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。

 

人体之所以生病,归根究底是免疫系统打了败仗!被打败的原因,不仅是敌人的强大,更重要的因素是自身力量的减弱,在人本身一系列的“作死”行为中,免疫系统一步步瓦解了……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更多资讯

友情链接:

广州普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
 

全国服务热线:

400-6285-528

广州总部电话:020-3881-4624
邮箱:gzpurui@gzpurui.onaliyun.com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894号天河科贸园B2栋305室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1  广州普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66433号